第十八章 往事(2/3)
马,于家对这处墓穴势在必得。一队人马来到于耀彤标记的位置,沿着于耀彤走过的痕迹,顺顺利利到达了地下,于耀彤曾经止步的地方。于耀义推断这处墓穴的规格是一个王侯应享受的待遇,众人根据这处墓穴的位置,初步猜测是当年齐国的齐武侯的埋葬之地。说起来这个齐武侯可非同小可,在历史的书页上留下了自己浓墨重彩的一笔。此人好武喜文,可以称为一代儒圣,至今为止,他可以说是历史上的第一位致力于系统搜集与保护古代典籍的人,据传他的宫殿中堆满了书籍,里面不乏孤本珍本,很多书籍可遇而不可求,甚至可以称为大道伦音,武道圣典。齐武侯百战不殆,称为齐国一代战神,很有可能就是从这些典籍中获得了天大的好处。当然,这与他本身好武喜文有关,若不是倾力搜集典籍,也不一定能得到这些好处。
他死后,当时的齐王悲痛欲绝,曾言“武侯殁,天下殇,倚天柱石一朝倾”,他这句话的意思是说“武侯过世是天下重大的灾难,曾经做为齐国的倚靠一朝就倒了。”本意是称赞齐武侯功劳高,对于齐国来说意义非凡,而事实上也是如此,因此齐王授意,武侯的墓葬规格可超越其侯位,甚至都已经达到了一国王位的水平,记载其墓方圆千丈,堆金砌玉,墓内的陪葬器物极为丰富、精美,大批珍宝如金器、饰品、玉石器、骨、漆器和丝织品等随其葬入墓中。
想到这里,这一队人心头火热,热血上涌,多少年没有见过这么肥的墓穴了。这一次说什么都要好好赚一笔。即便是领头的于耀义和于耀彤两人都有些热血澎湃,老夫聊发少年狂,恨不得此刻就已经进入了墓中,对他们哥俩来说,这种感觉已经多年不见了。毕竟经过几十年的摸爬滚打,该见识的东西已经见识的差不多了,寻常的墓葬已经再难以引起他们足够的兴趣了。
于耀义吩咐手下的几人进行普探,即在纵横方向每隔一网,探孔尽量密集,以确保不漏掉。看土这个活手下的人干不了,每次出土时还是由于耀义来辨认,要不然怎么说于耀义是于家这几十年出来的天才,看土这个活,早在于耀义20多岁时已经掌握的八九不离十,技艺就比得上从业几十年的老师傅了,现在经过时间的磨砺,更是炉火纯青登峰造极。他用眼睛一瞥,两根手指搭上一捻,就能辨识出死土、活土、五花土,从而推断出墓葬的结构,墓道的位置,墓室的位置,清楚哪里打洞比较容易,方便直达墓室及耳室。
一番勘察过后,于耀义做出了和于耀彤一样的判断,认为这里面肯定有东西,而且保存的比较完整,没有盗洞的痕迹,如果成功进入,肯定有不少好处。想到这里,众人的热情更加高涨,一个个摩拳擦掌,皆有些迫不及待。
齐墓封土规模较大,夯打严实,质地较硬,由于多采用棍夯,夯窝清晰,极为容易辨识。这处墓穴的封土形制属于方基圆坟形,整个平面呈现“甲”字形,墓道开挖在墓室南壁。这些东西对于于耀义和于耀彤来说早已经从脑中生根了,简单的辨识过后,他们就带着手下的人开始从墓的东南角开始打盗洞。于耀义一边给手下人解释,一边带着众人紧张的忙碌。
由于封土较厚,他们用了很大的气力才打通了一个仅容一人进入的盗洞,侧向的深度有数十米,好在此地偏僻,可以甩开膀子开干,倒也不用担心引起他人的注意。
不过令人奇怪的是开挖通道过程中,并没有发现有任何机关,相对于这种大墓来说,钱不是问题,通常会设置一些机关,例如夹道壁层中灌入火油烧碱等有毒有害的物质,盗墓人在开挖盗洞时很容易就触碰到这些东西,从而起到防盗的作用,因此设置机关才正常,没有机关反而不正常了。
没有碰到机关,众人长舒了口气,不过也做好了应对更危险情况的准备。于耀义带着其他的伙计进入了墓穴,入口处留下于耀彤和一个伙计做接应。为了稳妥,于耀义带了一盘绳索取出,一头绑在了自己的身上,另一头留在了入口处让伙计绑在了腰上,随着于耀义逐渐深入绳索逐渐拉长,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在地下和地上两者之间传递信息,二来在关键时刻可以指引道路,甚至在某些特别的时候,地上的人可以拖动绳索帮助深入地下的人。这一盘绳索对于盗墓人的重要性就相当于建筑工程上的生命绳,在石油采挖中,保护钻井工人上下井架也有生命绳,关键时刻,这是增加生命保障的一项关键手段,其意义不言而喻。因此,这种绳索也颇为讲究,当时国内市场并没有这种绳索,从来都是用简单的麻绳来代替,不过于耀义带的这一盘绳索却是好货,是从军队中换来的,就为了这盘绳索,于耀义换出去一组唐代的碧玉双奔马和一尊明代的铜鎏金多臂佛,可谓价值不菲。
于耀彤看到地上的一盘绳索一圈一圈打着转,余下的绳索逐渐缩短,心渐渐地放下。这条绳索虽然有几百米长,但强度高,材质轻,深入这么久,看来于耀义他们一伙人并没有碰到什么对付不了的东西。旁边的伙计名夏路,周围人都称呼为路子,他也盯着绳索,看到没什么问题,于是笑着道:“彤爷,这次这么顺利,是不是底下有美女鬼在邀请着义爷,让他一路畅行无阻。”
要是照以前,于耀彤造就斥责夏路胡乱说话了,不过这次却没有,难得他心情也不错,
第2页完,继续看下一页